今年5月底,青岛的金属库存规模出现了异常波动。当地主管部门开始调查一家中资公司是否用同一批金属向多家银行重复抵押—这相当于一位房主以同一栋房子抵押借入多笔贷款,却告诉每一个借款方自己只向他们借了钱。
据知情人消息称,这次出事主要因为公司资金链断裂风险暴露。
有媒体报道称,通过铜融资获得的银行资金部分会进入高利贷、房地产行业,以期获得高额投资回报。近几个月中国房地产行业屡屡曝出负面消息:龙头企业降价促销、多地楼市成交量下滑、房企承压。
部分金属融资商可能面临着双重困境:一方面房地产行业出现下行势头、高利贷频现借款人跑路等将可能使得令部分流向房地产的资金被套;另一方面金属行业遭遇经济周期性调整,企业经营困难。这就令这些融资方的资金链日益紧绷。
由于潜在损失可能高达数亿美元,银行和交易商急忙开始评估自己所持的头寸。南非标准银行(Standard Bank)和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均表示正在评估自己的风险敞口,而中国的中信资源(Citic Resources)则向青岛法院申请查封其存放在青岛港的金属。
金属融资背后折射影子金融问题
这令中国交易商廉价外汇融资的问题浮出了水面,中国企业之所以不远万里贷出海外资金,关键就在于他们可以利用相对廉价的离岸资金转投中国大陆,以相对较高的利率锁定利润。一年期伦敦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Libor)为0.53%,而同期的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则高达5%。
对于外资银行来说,同样出于扩增利润的需要,他们对中国客户的金属融资业务近年也在增长。知情人消息指出,渣打银行和花旗银行等外资行仅对青岛港的金属质押贷款敞口总计高达数百亿美元。
除了从国外银行直接贷款之外,中国企业还进入国际债券市场获取资金。国际清算银行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3年9月底,中国企业已发行的海外债券规模高达2730亿美元。而数据服务供应商Dealogic数据则显示,中国企业今年的海外企业债规模达到了创纪录的600亿美元,其中绝大多数都在香港。
更可怕的是,金属融资不仅仅是融资贷款的单一形式。大宗商品基金RCMA Capital首席投资官Doug King担忧,中国针对融资贷款的调查还将扩展到铁矿石和大豆领域。
中国人远赴海外贷款干扰了中国政策制定者。他们正试图减缓国内银行尤其是影子银行的信贷快速增长。当前,中国信贷总额超过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三倍,贷款增加之快类似于美国金融危机前的信贷市场。
由于大宗商品质押融资资金的大规模流入,中国当局近期也在采取措施打压这类投机资金进入本国。中国央行主导人民币贬值了3%。由于许多这类贷款都以外国货币计价,人民币贬值将使得利用海外资金的中国企业借贷成本增加,从而压缩利润空间。这一点也反映在中国资本流入方面,海外资本流入已经缓和下来。中国4月新增外汇占款仅为1169亿元,创八个月新低,该数据在1月还为4370亿元。这显示央行和商业银行均在大幅减少购汇行为。
花旗预计,中国公司今年将开始偿还外债,这可能导致资本外流。世界银行则表示,人民币走弱和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都可能成为催化剂。
RCMA Capital首席投资官Doug King表示,“我认为(调查)将从铜扩大至铁矿石和大豆。在中国,巨大的表观需求是借助影子金融实现,然后只是持有库存,以便获得现金。”RCMA Capital管理着规模为1.5亿美元的Merchant Commodity Fund。
金属融资“需求永不停”
至于金属融资的未来,当前在业内并未形成清晰的看法,部分人认为金属融资不会就此终结。
法国外贸银行(Natixis)大宗商品研究主管 Nic Brown表示:“这种交易模式在中国铜市场上已存在一段时间了。”
他说:“只要不再有重复抵押行为,金属融资在将来还会继续存在。”
法国第二大银行Natixis大宗商品研究部门负责人Nic Brown表示,“这一主题(铜融资)已成为中国铜市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要没有更多的重复质押发生,未来铜融资应该还会继续下去。”
巴克莱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常健观点称:“当前中国企业的海外金属融资潮很可能持续强劲,直到美联储加息,因为那将导致海外融资成本攀升。”
实际上,作为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一部分,金属融资信贷市场规模相当庞大。
高盛预测,过去四年中国商人仅从海外获得的金属融资额就高达1100亿美元,约为同期中国短期债务总和的1/3。
中国商人从海外获取贷款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惠誉国际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3年底,仅亚太区银行业对中国的贷款敞口就高达1.2万亿美元,资金规模在2010年以来增长了250%。
0
顶一下0
踩一下